“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伟大的思想穿越2000年的时空,今天我们细细品读,一种智者不惧,贤者不怒,勇者无畏之感依然油然而生。
秋风悲戚,黄叶纷飞。我们步入高中已一年有余,我最大的幸福是我们昌职老师的优秀,博学专业又勤勉无私;我们昌职学子的好学,聪慧上进又志存高远。可是,我们又总会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作业还没做完、单词没背完、笔记没做好、作文没写工整、专业课作品还没头绪……当一个人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内心难免会多一丝烦闷和焦虑。沉迷滞迟将无法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将无法冶炼性情。浮躁,又是学习的大敌。学习需要的是“静”与“思”。“静以修身”,这里的“静”指的不单是“安安静静”的“静”,而是“静坐常思己过”的“静”。若我们不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吾日三省吾身”“思己之所缺”,那么我们的学习将得不到巩固,我们的性情将得不到提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