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6 11:11:04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一】

  前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群众体育运动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延安时期(1935―1948),党的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也是在这种创新精神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1、延安时期群众体育开展的背景

  中国工农红军到达延安后,当时的延安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人民群众还残留着封建社会落后的思想、风俗、习惯等。[2]1939年,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体育活动组织――延安体育会,自从这以后,群众体育活动有了较大的改变,不仅建立了组织领导,提出了一定的口号,而且在体育运动方式上有了飞跃的进步。就在延安体育会成立不到一年,群众体育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例如在延河举行了盛大的冰上运动会,成立了延安篮、排球代表队,举行了全市工人球类竞赛等。在延安无论城市、乡镇、机关学校、工厂兵团,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十分普遍,上自同志,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包括在内。1940年10月,亲自主持晋西北体育协会筹委会,举办部队体育训练班。他强调:“体育运动应当在全军内广泛开展起来,成为一种群众运动;同时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经常组织比赛和表演,选拔出优秀选手再去指导和普及。”[3]在陕甘宁边区,早在1942年就针对边区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十分钟运动”,以达到普遍增强体质、缓解疲劳和调节生活的娱乐作用。1942年9月召开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曾引起统治区媒体的广泛报道。同志为中国首届“体育节”的题词:“锻炼身体,好打日本”[4],更是成为延安时期体育工作的总方针。

  2、延安时期群众体育开展的特征

  2.1领导重视,方针明确

  1941年,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下,领导带头搞好体育运动对鼓舞士气具有重要意义,那时候的体育运动都是为政治、为战争服务的。1942年,在延安新体育学会讲到“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都要有组织有计划的注意推行体育工作。”延安时期,体育活动在党领导下的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解放日报》也经常刊登一些体育活动的文章,甚至在整个延安,到处都呈现出上下一致、军民一家、领导和群众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

  2.2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的精神

  延安时期开展体育活动的环境差,加上对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延安群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坚持举办各种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的开展却从来没有被中断过。此外,在延安,山沟多,平地少,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地上亲自动手开辟运动场、溜冰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在有限的空地上把资源循环利用是延安时期最显著的体育活动特点,例如延安大学的学生在延河河滩上开辟了田径场,夏天在延河里挖了游泳池,冬天又把延河当作天然滑冰场。[5]

  2.3提倡了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据资料记载,延安时期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同志们在赛场上都相互鼓励、尊重裁判,没有如今体育比赛场上形形的斗殴或骂裁判现象;还有在生活上,他们彼此之间都相互接济,互帮互助。在恶劣的战争年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活动赛场上,良好的比赛氛围和个人态度充分展现了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3、延安时期党领导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启示

  2.1确立了党领导群众的正确方向和路线,坚持体育为人民的基本宗旨

  从历史的经验看,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体育运动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制胜法宝;从现实社会看,党的十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发挥好体育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报告中强调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更是我们体育人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另外,体育工作必须立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努力实现新进步、新发展,更好地惠及大众、造福百姓,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激发社会精神动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2.2丰富了根据地的体育文化,营造了当代体育的良好氛围

  延安时期群众体育的迅速发展,使得落后的体育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延安人民的体育文化不断丰富,使群众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思想、旧观念,体育民俗文化逐步推广到了民间,譬如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闻名全国各地。在中国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道路上,我们党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普及体育知识;另外,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2.3注重体育内容的创新,突出民族特色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国家的战略高度,要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切实担当起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创新,坚持群众体育良性发展,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活跃体育产业市场,努力探索实践具有民族化特点的体育发展路子,促进本民族体育发展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2.4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传播红色文化

  延安精神奠定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基础,当今社会,中国的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精神。以延安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源泉及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面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紧密结合延安精神内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不断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廉政文化,是21世纪以来我党亟待解决的政治难题。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二】

  自《纲要》推进实施后,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推动下,我国红色旅游进入了全面深化发展阶段,逐渐被全社会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发展规模迅速壮大、发展质量较快提升,为老区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红色旅游发展也逐渐由外部行政动力转变为内部市场动力驱动,初步建立起自我循环的良性发展机制。

  1、红色旅游发展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自《纲要》颁布实施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下,成立了由14个部委联合组成的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各部委也加强了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如为规范各地红色旅游发展,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通知》。在具体的资金支持上,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2009年,我国中央政府共安排红色旅游专项资金23.57亿元,新建和改造了235个红色旅游项目;安排专项经费5.36亿元,维护修缮了一大批红色遗存,保护了一大批红色文物;和地方共筹资近68亿元,建设红色旅游重点区域公路3300多公里,新建、改扩建边远地区支线机场12个,建设106个铁路停靠站。

  2、红色旅游发展规模迅速壮大、发展质量逐步提升。自2004年中办、国办印发一期规划以来,到2010年底,红色旅游一期规划提出的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基本实现。第一,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均已超过了目标任务。6年来,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已接近13亿人次,年均增长18%,综合收入接近4000亿元。第二,红色旅游发展质量进入新阶段。随着中央、地方财政不断投入和社会资金的注入,以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一号工程”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明显改善,通达条件更加便利,接待能力显著提高,陈展内容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发展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精品体系逐步形成;各地逐渐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

  3、红色旅游发展明显提高老区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红色旅游发展以红色遗产资源为主线,充分整合老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可以逐步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进而发挥出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据统计,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37.17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43.72万人。而从一些先行开展红色旅游的地区来看,红色旅游已经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革命摇篮”井冈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旅游兴市”的战略,现已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红色旅游”胜地,带动了当地旅游纪念品和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从“红色产业”中获益近2000元,旅游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已超过35%。“革命圣地”延安2007年全市旅游人数突破6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一批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新时期红色旅游的多功能性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红色旅游定义为: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的创业史、革命史、奋斗史,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工程;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作为一份指导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政治、文化、经济“三大工程”的定义主要着眼于在国家层面红色旅游的社会发展功能,但并没有深入阐释红色旅游作为一类专项旅游产品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功能[3](P15)。在政治性而必然产生的严肃性面孔下,红色旅游跨领域的多功能属性往往被掩盖,尤其是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特性往往被忽略。从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现实看,红色旅游主要体现出以下特性。第一,从供给角度,红色旅游是核心资源公共性、核心产品公益性而又同时具有综合性经济效益的社会事业。从资源内涵分析,红色旅游所蕴含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争取自由、勇于奋斗、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所传达的是理想主义的爱国情怀、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所依托的是由革命先辈和全国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红色遗存和相关资源载体,因此它应是一项公共性的国家文化遗产。从产品属性分析,红色旅游产品链中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等核心产品,如历史事件纪念地和标志物等,是属于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和国家所有的公共产品。但从事业发展的角度,红色旅游除核心遗产资源主要由政府负责保护和修缮、核心产品主要由政府管理和运营之外,产业链上下游的“食、住、行、购、娱”等配套产业主要以市场运作为主实现,无疑具有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效益属性,这同时也是红色旅游之所以能够带动老区群众致富发展的主要功能。第二,从需求角度,红色旅游已经发育了由资源融合化、文化演绎化而应对的多元化需求和大众化市场。《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多数红色遗产资源富集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优良、民族文化多元的地区,自纲要颁布后,各地所谓“红”、“绿”、“古”、“奇”等多元化资源整合和模式融合已经成为红色旅游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而红色文化的舞台化、时尚化、节事化演绎及网络化传播无疑更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延安市的大型实景演出“延安颂”和“梦回延安保卫战”、江西“中国红歌会”、临沂市的“蒙山沂水”以及重庆市渣滓洞的夜间实景演出和“数字红岩”、“网络红岩”、“红岩联线”等一系列红色文化的创新展示、推广和运营,让红色文化鲜活化、生动化和时尚化,成为青少年教育、大学生修学、老年人怀旧的重要旅游市场。第三,从旅游活动的过程角度,红色旅游是一种易于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开展的旅游活动形式。红色旅游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遗存的大量战斗题材,是十分符合团队拓展培训从而培养合作理念和集体意识的资源;红色年代的农事耕作、手工艺制作等生产活动和大量生活场景是极具教育、体验和怀旧价值的资源;甚至在近现代国际国内形势下,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在建设中面对新形势谋求适时转型发展的伟大历程,都是充满智慧、值得研究挖掘和传播教育的重要教程;而这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伟大事业既和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又强烈存在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意识中,这无疑加强了对红色体验的渴望。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

  目前,陕北各个市(区)县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列为了重要的规划内容。特别是结合红色旅游资源,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将红色旅游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陕北红色旅游的兴起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旅游是产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项目更具有无限的活力与魅力,旅游借文化以获得新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区域文明共同组合而成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正是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园艺等等使得旅游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的持久性也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四】

  红色体育旅游是通过把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活动整合设计成相应产品,进而引起人们的消费参与,在体验中感受革命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活动Ⅲ。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能还原战争中的历史故事和场景,升华人们的革命精神思想和爱国主义情结。

  这样不仅为陕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为陕北红色旅游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红色体育旅游应该是陕北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

  1 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红色体育项目开发现状

  从2007年起,延安市先后对宝塔山等各景区进行综合治理,投资5.7亿多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新建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陈列展室,先后打造“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万花山牡丹节”、“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瀑布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7大节会。2012年全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19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这种集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极大地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安红色旅游气候大成,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争夺焦点。2006年延安开始尝试由静态转向动态,然后又由参观转向参与体验,2010年打造的全国红色景区独一无二的倾世之作“延安保卫战”横空出世,真枪实弹、飞机、装甲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观众也可以穿上军装、拿起钢枪参与“保卫延安”,通过擒哨兵、打伏击、运动战的展示,还有革命胜利后的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重现了当年我边区军民英勇善战与感人情节。延安保卫战表演的轰动与好评既是延安红色旅游的创新,也是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之举。

  2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丰富的基础资源

  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心部分的陕北,地貌呈千山万壑、森林、千万条的河流、水库融为一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境内有“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还有长征的落脚点胜利山有二万五千多个台阶。榆林毛乌素沙漠与红碱淖湖泊沙水合一,独特的景观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觉。延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910.6万亩,实现了延安由黄到绿的转变,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污染少的生态农业观光城市。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拥有山地、沙漠、高原、河流也只有陕北了。经过多年旅游路线改造,所有景点旅游专线基本全线开通,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新修高速公路,开通动车专列和航空线路,如西安至延安至包头高速公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延安至西安、北京、重庆、广州等航线,加快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系。延安市宾馆饭店共计162家,星级饭店37家,非星级饭店125家。延安市旅游局从网络、投诉意见、问卷调查等多渠道了解游客感受,对宾馆酒店进行严等级评定,从而全面引导、督促宾馆饭店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和提升质量。这些良好的基础资源是延安红色旅游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2 独特的陕北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陕北是汉族和少数名族融合交流的前沿区域,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源于区域条件的复杂性,其古老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同时为现在的陕北提供了后续的历史资源。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其他民间民俗体育如陕北大秧歌、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月。其中民俗体育代表安塞腰鼓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天下第一鼓”、“中华一绝”。这些体育项目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展现陕北独特黄土文化的有效媒介,可以让游客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革命年代边区人民自娱自乐的方式。

  3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的劣势

  3.1 陕北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体育旅游管理水平落后

  虽然陕北红色旅游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如:交通、酒店、城市服务硬件设施已经建得比较好,但体育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更需要相应政策的扶持和法规政策保障,目前由于陕北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度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出台。同时陕北缺乏专业的体育专营公司,运动俱乐部各方面的条件也相对落后,如教练专业素质、职业化水平低、器械陈旧落后、开发产品种类简单且品质内涵程度不高。游客不能享受相应服务且生命没有保障,游客对旅游景点失去兴趣与信心,那还谈什么发展?在一线城市,体育旅游如火如荼,同类型景区也极力发展红色体育旅游项目,相关政策、经验都可以“唯我所用”,但是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陕北实际情况出发,应主要以体现陕北革命文化与黄土文化,打造一个不同的“革命圣地”。

  3.2 体育项目开发带来巨大环境压力与景区环境人为破坏严重

  虽然红色体育项目开发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精神享受,但是同时也给景区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体验式体育项目需要足够的场地条件,但陕北各红色景区基本为四面环山和靠山而立,景区自身范围不大,从周围开发也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虽然众多的红色旅游游客能为红色体育旅游提供消费基础,但是游玩旅客的增多,景区内绿化、文物建筑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因地制宜设计红色体育产品和保护景区环境是陕北红色旅游区域内在的最大问题。

  3.3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陕北现有项目主要是徒步寻踪、江河源头探险等,如果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这已经背离了红色体育旅游的本质。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职业素质较低,应对突发事故、紧急情况风险判断意识薄弱,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谈旅途趣味性和红色文化内涵的体现。从酒店服务业来看,饭店的负面评论是1355条,占到延安市宾馆饭店总负面评论(1465条)的93%。一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服务态度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差;二是大部分宾馆饭店管理不很规范、硬件设施损坏,不达标、整体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与游客想象和期望值有很大的差距。在好的硬件基础上,要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游客的问题,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一线人员服务水平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3.4 同类旅游及周边市场的压力

  在同类旅游产品中,广西百色是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广西百色和陕北在民俗文化和地貌资源有着巨大的相同点,广西百色巧妙地融合了这两种资源,在红色旅游区域中成为一个佼佼者。宁夏的沙漠、沙湖等主要旅游资源和榆林类型接近,西安凭借六朝古都的历史资源将全国的游客引至停留在榆林的大门,陕北旅游景点也只能望洋兴叹;山西相邻地区主打黄土文化与大院文化,似乎也比陕北要抢先一步。同类旅游和周边市场的“包围”,决定了陕北红色旅游必须“亮剑”,这种气势不是单一的跟随,最主要的是开发自身特点,借助自身独有的文化资源整合体育项目将是陕北旅游崛起的必由之路。

  4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4.1 坚持政府主导,制订体育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充分借助政府确立发展目标,运用政府资源和协调社会力量等方面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地实现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红色体育旅游对陕北红色旅游能起到巨大的推动力,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要尽快制定体育旅游扶持政策和与之配套的法规进行保障,明确体育旅游管理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宏观管理、加强理论研究,对陕北的生态资源、民俗资源等可以结合体育产品开发的资源进行系统普查,并系统分析做出评价进而制定红色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4.2 整合生态体育资源与体育文化资源,创建新模式

  陕北革命老区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陕北现有革命旧址368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部级保护文物有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等,还有众多省级革命文物。西安――洛川――延安――子长――绥德――榆林这些地方为陕北红色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观赏性强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民俗文化。体育文化资源有陕北民俗风情陕北婚俗、南泥湾丰收、延安的纺车、手榴弹比武、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在开发中不能脱离本色、特色,要深入规划红色体育资源开发,借助已有基础,发展以“红色体育体验旅游特征”为主线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打破了以旅游为主,体育为辅的思路,重新设计产品:第一,以黄土高原为主题,依托丰富的地貌资源,开发以“寻找革命先烈足迹”的近距离徒步定向,中远距离骑自行车等;第二,以历史文物为主体,在旅游景点区域开发“野战射击”、“攀岩”等拓展性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体会了延安革命精神;第三,以赛事为主题,开发体育赛事观赏和参与方面的体验性产品,比如可以承办红色运动会、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户外比赛。这些主体都能突出强烈的时代感,也加强了景观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在继续推进硬软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在行政区间、旅游景点上加强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

  4.3 明确市场定位,开发新的消费群体,多渠道营销

  由于消费人群年龄、职业、参与动机、喜爱项目的不同,革命老区对于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开始下降,消费人群以政府引导的企事业单位学习、中老年消费居多。政府引导的消费群体还是会继续存在,所以要开发中等消费以中青年为主的红色体育旅游产品,注重对中青年的宣传,努力打造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青春革命圣地。主体目标是中青年消费者,就必须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满足中青年不同需求的健康、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在宣传上,还可以依托高校教育,高校学生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力军,陕北的高校学子更是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旅游部门是否可以对陕北高校学子提供特别的优惠政策,这样即扩大了宣传面,也加强了年轻人的思想陶冶。旅游开发商、旅行社要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提升红色体育旅游的认同性。在宣传手段上要多渠道进行,一是要突出广告的效应;二是直销工作要直接接触到消费群体中。通过全方位的产品、合理的定价、合适的销售渠道、完美的促销,缩小淡旺季旅游差异,延长产业链,刺激消费,吸引参与者,着实打造红色体育旅游中的龙头区域。

  4.4 依托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陕北的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厚,如郭必选的《延安学》更是多方位诠释了延安精神。相对而言,红色体育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红色体育的体现主要还是需要产品项目的体现,产品的竞争要依靠人才,如何将无形的红色文化植入体育项目中来引起旅游者的共鸣这也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教育部门应考虑在陕北普通高校开设相关户外运动、户外医学、体育游戏设计等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以研究开发项目。

  5 结论

  红色体育项目正面的品牌形象、“新、奇、特、优”的特点有独特的吸引力,红色体育旅游发展将成为陕北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将是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红色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统一。如果红色体育体验式项目结合红色理论教育成长,那么红色体育旅游将与体育旅游从目的、结构上区分开来,红色体育旅游也将从体育物质性增长演进到“质的生长”,从而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经济上产生效益,也在履行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五】

  自20004年下半年始,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的红色旅游热潮席卷全国,红色旅游日益成为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的创业史、革命史、奋斗史,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日益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工程。与此同时,延安红色旅游也获得巨大发展。2006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1%,旅游综合收入25.61亿元,增长26.03%。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650.12万人次,增长15.2%,其中:海外旅游者2.23万人次,增长3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1亿元,增长36.7%。然而,在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旅游内涵的挖掘和旅游层次的提升等方面延安尚存在不足,亟待提高。

  一、延安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未发挥其辐射作用

  为适应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几省交界处,新中国建立至今,许多革命老区仍然隶属不同行政区管辖,有的甚至跨越数省。行政区划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垒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处行政区交界的红色景区也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就延安而言,红色旅游资源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开发,整体规划不足,周边各县也仅从本地出发,将延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革命遗址孤立地开发,资源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往往忽视景区间的差异,阻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的流动,造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使延安旅游的游客大都仅以参观延安城区内的景区景点,且停留时间较短,“红色之都”向周边的辐射作用发挥不足,延安周边各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游客光顾较少。

  2.红色旅游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尽管延安市已从发展条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项目、交通规划、形象定位、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未来红色旅游开发进行了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但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情况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兼顾,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以及如何分离,资源特色如何挖掘,旅游开发层次和重点如何确定,旅游开发方式如何选择,怎样避免决策失误和投资风险,以及如何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在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等都是延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3.旅游整体功能较弱,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红色景区的旅游功能主要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具观光游览和疗养的功能,开发旅游资源时,强化了旅游的革命教育功能,但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相结合,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风光游览、疗养避暑、科学考察与探险旅游等旅游项目,致使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

  旅游功能的单一化决定了游客类型较狭窄,游客大部分是国内游客且是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外国游客和成年游客所占比重低,青少年游客多为组团或团体游客,停留时间不长,平均每个人的支出能力和实际支出有限,人均消费低,因此经济效益不高,旅游收入的总量较少。

  4.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没有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未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没能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表现为旅游主题单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消费群体和时间都受到一定的局限,并受革命纪念日和政治活动影响明显,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过后,难以吸引游客,时效性较强。

  红色资源的开发存在简单化、程式化等缺点,景点都是雷同或相似的形式。这些红 色资源的影响往往受到这种开发简单重复的影响,在一些大型的主题活动过后,其继续受教育的影响难以持续。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其开发方式有关。红色旅游作为主题性旅游,没有围绕“红色”特色来整合产品,把红色旅游的特色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突出红色主题,提升游客体验。

  二、延安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延安红色资源有着数量多、品质高、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由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其开发利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形成了红色资源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让品牌成为精品,必须重视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全方位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深度开发,从而使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

  1.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红色”主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制订延安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整合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资源,构建“红色旅游”体系,不断推出“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并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制定当地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确立今后发展红色旅游的目标和任务,打造当地红色旅游整体形象。建议结合制定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各有关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尽快研究、推出本地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硬件改造、文物保护、交通安排、宣传推广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利用红色品牌效应,从制约本地旅游发展的食、住、行问题入手,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政策为前提,优化投资环境,采取各种灵活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抓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极好机遇,依托特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以旅游业发展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达到“吃、住、行、游、购、娱”等三产业要素的最佳整合,逐步优化提升区位条件,打破制约本地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旅游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3.宣传先行,主题鲜明

  要充分利用主流传媒和强势传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重点策划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要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革命纪念活动和著名历史人物纪念日、节假日,进行重点宣传,精心策划和组织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主题系列活动,增加红色资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在人类信息化时代,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可以充分凭借这一快捷的传播方式,创建红色教育网站,为传播红色旅游服务。应不断充实完善红色内容,辟专栏、专访、专报、专版等形式全面深度宣传红色旅游,并组织拍摄红色宣传片,结合迎峰度夏、暑期旅游及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红色旅游的线路组织和宣传促销,进一步推出红色旅游主题线路,组织开展青少年巡访红色旅游基地活动,制作红色旅游纪念品。

  4.开发与保护并举

  应针对延安红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价值、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依据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使红色文化遗产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适度的开发,将是促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最好途径。保护与开发,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从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看,红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存在着资源的等级层次与旅游市场范围和规模之间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各种红色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客观的评价,从整体上把握延安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层次和重点。按照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共生型开发理论,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的重点在游览线路、景区(点)解说、交通与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主要解决旅游者的可达性、游览、食宿、娱乐等问题,而不需要过多地考虑作为吸引物的景区景点的建设问题。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严格控制宽马路、大广场建设,做到朴素实用,确保红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整合红色旅游资源

  延安,除35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外,同时拥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秦直道等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有其他种类的旅游产品。因此,必须抓好资源整合,要把红色旅游开发置于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立足于当地实际,研究市场,融合红色旅游资源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应以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红色旅游资源为重点,同时加大黄土风情文化、黄河壶口瀑布及延安退耕还林所形成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做到“以红色旅游为主轴”,与周边其他类型的景区联合发展,科学规划设置多样的线路组合,丰富游览内容,扩充游览路线的可选择性,努力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根据季节不同向市场推出不同的应时线路组合。形成“红”、“黄”、“绿”旅游的“多色组合”,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黄土风情、绿色生态旅游,优势互补,克服单一性,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六】

  摘要:延安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青年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新形势下,依托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努力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新时期,延安精神仍然是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对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像邓小平在谈到延安精神时指出的那样,“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二、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祖国的前途、命运十分关心,也能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深入,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潮和腐朽的价值观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冲击,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已被扭曲,滋生出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苗头;有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甚至是模糊的,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也感到迷茫,他们的诚信意识淡薄,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行动和意识上都慢慢地远离了马克思主义。

  三、学习延安精神,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学习延安精神,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加上国际互联网的发达,使得一些错误的文化思潮和腐朽的价值观渗透到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性的判断,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了错误认识,甚至出现了政治偏差。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正是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运用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主动参与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进取,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学习延安精神,培养大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求大学生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现实与理想面前,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打开视野,勇于创新,将理想信念具体地内化为坚强的精神支柱,外化为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的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实现自身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三)学习延安精神,培养大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践行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宗旨,我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为人民服务,就是不计得失,甘于奉献,青年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延安精神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优质教材。用延安精神培育优秀人才,努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思想保障。

  (四)学习延安精神,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伟大精神。在新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表现为不惧艰苦、脚踏实地、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所以,我们要把延安精神引进大学校园,引入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使其逐渐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内化为美好的品德。

  四、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将延安精神纳入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高校课堂,尤其是延安的各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1.将延安精神体现在教材中,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2.课堂教学的主要授课方法由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改为师生对话的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更轻松、快乐的环境;3.将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改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4.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大学生理解和践行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提供条件。

  (二)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将延安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延安精神是延安红色文化的表现,它需要鲜明的环境氛围。因此,要弘扬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身心发展中所起的独特作用,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要把延安精神所承载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建设、文化设施、人文景观中。另外,还可以以延安精神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唱红歌、读经典、演话剧、朗诵诗词等;也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等媒体,努力宣传延安精神,营造校园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青年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三)以实践活动为落脚点,将延安精神寓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弘扬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就是将延安精神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理想信念是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延安精神只有变成一种实际行动力,才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可以有效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基地,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通过专题讲座、论坛等方式,进行红色教育研讨等主题活动;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大学生到红色旅游胜地进行红色之旅,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饮水思源等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想信念教育。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七】

  延安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胜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其中井冈山、延安与沂蒙山又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伴随着第一届红运会在山东莒南的举行,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大课间等政策法规在学校的推行实施,把红色体育项目以体育竞赛的方式融入到延安市校园里,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诠释红色政权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发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了解其中的红色文化。它既是正规体育比赛,又是生动的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如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革命老区的校园里,不仅可以使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多样化,而且对和平时期的学生发扬红色文化和体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和体育精神,对扩大红色理念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延安市的数十所小学、中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有关红色体育项目和延安市红色文化的资料及其相关的理论书籍、学术期刊,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逻辑分析法: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思考辨析和论证。

  2、结果与分析

  2.1、延安市红色体育的现状

  红色体育项目是红色文化与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弘扬红色文化对于教育和影响当代青少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延安本身就是红色革命胜地,延安把红色体育赛事品牌发展的非常好。所以将红色文化元素植于学校体育,既可以弘扬红色文化,又可以使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增长体育技能。这是体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新型的、有着鲜明特色的体育活动,必将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师生的欢迎。红色体育所具有的内涵和特色使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只要能积极引导合理操作加强监管,红色体育必将在延安这片圣土取得很好的发展。红色体育项目在理念上创新,设置的创新,它融军事性、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红色体育项目虽属新的体育项目,但是发展前景令人憧憬,强大的生命力和品牌价值将逐步显现。

  在延安革命老区的每一个中小学生来讲,不论是参观红色历史博物馆、观看红色主题的电影电视剧或历史纪录片也好,还是亲自接受参加过革命的老一辈革命军人讲述红色历史也好,可以说都会在入学后接受或多或少的红色革命的教育。虽然每个学生都会接受到红色革命教育,但是就有红色革命中,由此衍生出来的以锻炼身体为功能的红色体育项目,并没有深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此,中小学生普遍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但在开展红色体育教育上力度不够的问题,反映出中小学体育课程对于红色体育进校园加强力度的需求。

  2.2、红色体育项目在延安校园开展的优势

  第一、延安有天然的红色土壤。延安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把红色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中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延安的红色文化非常浓厚,把延安精神灌输到学生身上,再加上学校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已成惯例,所以,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也易于接受红色体育文化;另外,学校为了号召国家推行的《阳光体育》、体育大课间等等,再加上学校历来就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有有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先进的信息交流系统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备的组织协调体系,为融入红色体育项目提供了有力的人力、物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延安校园硬件设施好。绝大多数的学校会有标准化操场,有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比如:球类、田径器材、各种运动护具、健身器材等等。虽然相比传统学校体育活动器材的高端精制,但是延安学校对开展红色体育项目的器材足以满足对红色体育项目的要求,再加上红色体育项目所需要器材简单,成本比较低廉,取材容易,对体育经费相对较紧张的学校来说,简便又经济的红色体育项目不会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

  2.3、红色体育项目对延安校园体育活动的锻炼价值

  第一,学生在进行红色运动项目时,能增加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新鲜感。在单纯的完成文化课程规定的课堂任务以后,能过使学生自愿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红色体育活动能对学生自身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还能了解红色文化。

  第二,学校能更加重视对红色体育的研究,能创新更多的红色体育项目,这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培养十分有利。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体育锻炼会更感兴趣,这也使学校体育活动更加完善。

  第三,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延安地区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延安地区“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所有学生齐步走”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提高红色体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第四,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红色体育活动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放松,而且能弘扬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的完善,也会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结论和建议

  第一、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校园体育活动应当贯彻“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完善的体育活动。因此,将有特色、有内涵的红色体育项目融入延安革命老区校园体育活动的举措是可行的,它会更加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可以依托于红运会项目不断创新的机制,选择适合学校体育的项目进行相应的活动设置,扩大学校体育活动的项目多样性,提高学校体育活动的质量。

  第二、红色体育项目在延安校园的开展,有他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有天然的红色土壤,延安精神,延安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等,都能为校园开展红色体育项目做好前期的铺垫。这是红色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到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先决条件;红色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的场地简单,器材简易,很容易开展;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是趣味性很强,会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而会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

  第三、学生通过对红色体育地了解,也能够更好的去认识去感悟红色文化,红色体育项目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革命教育价值,对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红色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活动中,不仅开创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先河,而且将红色体育之花绽放在学校体育文化中。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八】

  9月16日至21日,我们培训班有幸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延安现场教学的几天时间里,通过聆听“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教学,现场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枣园、抗大、凤凰山、杨家岭、宝塔山、梁家河等革命旧址,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再次感受延安时期那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领略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回顾党中央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由此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通过现场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践行延安精神,就是要有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的定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在这种“红米饭、南瓜汤”的艰难岁月里,仍有无数人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来到延安!这就是人们心中的信仰。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不惧艰难困苦,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同志一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一名党员,践行延安精神,首要的是解决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对党的忠诚问题;关键的是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具体的是自觉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强化思想引领,凝聚起发展正能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