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时候,我看了老舍先生的《茶馆》,顺带看了两个小时的《茶馆》话剧。看完后我竟忍不住为它悲伤,这是一部话剧,更是一个悲剧。一共分为三个幕,分别写了清末、民国中期,民国后期的人们生活经历与状态。这本书写了一个掌柜王利发的茶馆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最后被军阀势力逼死的事。同时,也写了一个农民——康六欠了别人的钱,被迫卖女儿给太监当老婆,结果害了自己女儿一生的事。
王利发他圆滑但又软弱,见到别人总请安,只是为了生存。但是他的奉承仍然不能让他顺利过完一生,结果落得个被军阀逼到上吊自杀的下场。康六的女儿在太监家里不敢出一声气,直到太监死了,才得到了自由。但等到自由后,又遭到别人的追杀,被迫一路逃亡。唉,这是傅仪的错。傅仪统治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让人们的生活穷困潦倒,而傅仪自己却认识不到这样的错误,以致于自己做了昏君。但这一生是不能后悔的,这就是要为错误付出的代价!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不同阶级、不同群体......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